杏彩体育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

杏彩体育:贵阳贵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细节: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贵阳贵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提到,在加强源头防控方面,包括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4项具体任务。在突出重点领域方面,包括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5大领域的协同增效具体任务。在优化环境治理方面,包括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4项具体任务。在开展模式创新方面,包括开展城市、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3项具体任务。加强支撑保障方面,包括加强协同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强化减污降碳经济政策支持、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4项具体任务。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经济发展决策部署,落实《贵州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制定本实施方案。

  “十三五”以来,贵阳贵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但全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形势依然严峻。奋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市打造绿色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强省会”目标的必然选择。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于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必须立足市情,遵循减污降碳内在规律,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总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锚定生态环境质量和减污降碳总目标,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培育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贵阳贵安绿色发展新形态提供坚实支撑。

  突出协同增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强化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增强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约束,以碳达峰行动深化高水平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

  强化源头防控。紧盯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头,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把实施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

  优化技术路径。统筹水、气、土、固废等领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发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

  注重机制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和统计、监测、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一体推进减污降碳的管理制度和基础能力,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有力支撑减污降碳目标任务落地实施。

  鼓励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创新,探索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加强推广应用,实现多层面、多领域、多环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到2025年,贵阳贵安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示范;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省下达的目标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到2030年,贵阳贵安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和改善,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强化空间管控政策工具统筹协调。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的政策体系。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增强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度。加快推进贵安新区(大数据)、清镇市(铝及铝加工)、开阳县(磷化工)等重点地区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推动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加强“两高一低”项目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对照国家及省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控制、用水管控、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已饱和产业“减量替代”等要求,严格甄别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下称“两高一低”项目)。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能效水平等要求,科学招商引进绿色拟建项目,稳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时序。充分结合产业布局规划、产能指标、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用地指标、用水总量指标等,强化新建项目论证,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各区(市、县)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夯实监管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对“两高一低”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市级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共享项目情况。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合成氨等重点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市发展改革委、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产业园区环境治理。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规划布局,构建“1+5+8”园区体系,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类别,引导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加强“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引导低产低效企业逐步退出,推广“腾笼换鸟”模式,提高园区集约水平。考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深入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园区补链强链工程,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的协同作用,建设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引进碳去除、绿色技术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能源供应管理等领域企业,营造园区绿色循环产业生态系统,深化清镇经济开发区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千企改造”、绿色制造专项行动,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到2025年,绿色工业园区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30年,绿色工业园区占比进一步提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

  1.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塘寨电厂煤电机组节能提效、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推进支撑贵阳贵安互联互通的区域油气管网建设,积极参与全省天然气一张网建设,强化天然气输配气管网及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扩大城镇燃气管网覆盖范围,优先保障居民用气,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和农业用煤天然气替代,开展园区天然气直供试点建设,推进生物甲醇替代传统燃油。到2025年,新建甲醇加注站10座,新建城镇燃气管道720公里;到2030年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甲醇加注站数量和城镇燃气管道公里数进一步提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分布式风电建设,推动开阳县金中风电场等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开阳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利用园区厂房、商业中心、公共机构等区域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探索推广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推进农业光伏项目建设,提升光伏利用就地消纳能力。加快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统筹推进开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清镇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实现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推动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应用场景的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建设,在乌当区、息烽县、修文县等地打造一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积极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加快风火光互补、火光互补、风光水互补等多能互补工程建设。到2025年,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00兆瓦;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进一步提升。(市发展改革委、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牵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加快绿色产品推广应用。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鼓励生产、提供和使用绿色产品和服务。贯彻落实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广绿色包装,推动包装印刷减量化,减少印刷面积和颜色种类,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推动企业实施绿色采购。(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贵安新区市场监管局、贵安新区财政金融工作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绿色生活宣传引导。持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贵州生态日等绿色低碳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积极推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鼓励居民骑行共享单车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等绿色细胞创建工程,营造绿色低碳社会新风尚,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探索建立“绿色账户”“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委、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贯彻落实《贵阳贵安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升公共机构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进公共机构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公共机构优先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节能减排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创建,推动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与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节水型单位等示范创建活动相融合。到2025年,9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市直机关事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贵安新区财政金融工作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推广绿色设计,探索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分销以及回收处置利用全产业链绿色化。加快工业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对企业环保、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提升行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开展减污降碳重大工程示范,发挥磷化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引领作用,在磷化工、铝及铝加工、水泥、钢铁等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