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宜兴丁蜀镇的前墅龙窑迎来了今年的首次开窑。经过40多个小时的烧制,无锡市级龙窑烧制传承人吴永兵打开鳞眼洞和户口,将陶器起出户口(如图),传递到现场窑工手中,并放到一旁分类。据了解,为让古龙窑得到更好的“活态”保护与传承,今年起,前墅龙窑将开展一年4窑的常态化烧造,通过古龙窑文化的进一步挖掘,打造陶瓷柴烧文化,擦亮陶文化名片。
前墅古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座活的明代龙窑之一,也是唯一一座仍在使用的古龙窑,称得上是宜兴陶艺制作的“活标本”,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龙窑烧制技艺被列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墅龙窑由窑头、窑身和窑尾三部分构成,头北尾南,通长43.4米。其采用传统柴烧技艺,主要烧制日用粗陶产品,每窑可入陶坯7000余件。据吴永兵介绍,烧窑过程包括装窑、热窑、烧窑、冷却、开窑等,每个环节有特定的规程。其中,开窑是最后一道工序。
近年来,宜兴丁蜀镇已启动前墅古龙窑升级版保护规划建设,不仅建起了占地300平方米的龙窑展示馆,真实、系统地展示前墅龙窑乃至陶都丁蜀窑业发展的“前世今生”,还对古龙窑周边环境实施提升改造,融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陶文化新名片。为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起,丁蜀镇将在龙窑的“活态”传承上下功夫。龙窑烧造进入常态化,每年将定期烧造4窑。而陶艺制作、装窑、烧窑、开窑等每个环节不仅将通过沉浸式体验、抖音直播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记录与展示,还将邀请更多人参与。其中,每次烧窑前,都将通过官方渠道广泛向陶瓷手艺人征集相关作品。除此以外,丁蜀镇还计划通过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引导周边村民完善体验、餐饮、民宿等旅游业态,带动农村发展、百姓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