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瓷罐以2.3亿人民币拍出,创造了当时的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记录。
一时间元青花声名大噪,国人疯狂追逐,也由此扭转了人们以往认为元瓷大抵粗率的观念,如尚刚先生在其《元代工艺美术史》强调的那样:元代的工艺美术品并不是粗糙草率的,而是颇为精美的,其水平是很高的。
1975年,韩国渔民在新安郡外方海域发现一艘元代贸易沉船,在1976年至1984年的八年间,韩国先后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探查、发掘与打捞,共出水20691件陶瓷器,基本覆盖了中国元代的各地名窑产品(如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吉州窑等),是当时亚洲发现的现存最大、最有价值的古代商贸船之一,它的发现同样震惊了世界!
随着近年来考古挖掘的进展以及国外各大拍卖行有关精美元瓷的不断亮相,元瓷的风貌得以逐步的展现,其颜色之绚丽多彩、胎釉之缜密莹润、工艺之高超精湛、器型之厚重古朴,名副其实可称作陶瓷艺苑中的典范。
元代的陶瓷艺术,因其富于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时代性,让它在世界艺术品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也使之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及国内外收藏家争相收藏的重点。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瓷业的继续和发展,综览元代尚存的几个市场生产规模较大的窑场(如磁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元代瓷业的突出发展和性的飞跃,也集中体现在景德镇瓷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上:
另一方面,在南北瓷业大融合以及元帝国中外大交流的时代背景下,景德镇又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且很快风靡全球,创造了全新的瓷器审美标准;也由此奠定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使“china”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元代景德镇窑开启了陶瓷发展史从以东方汉文化圈儒道玄学为审美情趣的素瓷走向彩瓷的华丽时代,并承前启后地为明清景德镇窑的一枝独秀以及明清官窑御用瓷器的烧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在13世纪初,蒙古帝国陆续征服了中亚西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通的要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还有大批穆斯林人包括优秀工匠(元代文献称之为“回回人”)也由此进入中国。
另一方面,宋元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路也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要道(各海路遗存中以瓷器为最多,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作“海上陶瓷之路“。
据《元史》记载,经海道和元朝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多达20余个);在元帝国的时代,逐渐形成了以蒙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族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欧洲教文化、高丽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且又互相交流影响的十分繁荣的历史局面,元代制瓷业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其中前三种主要的文化类型对其影响极其深远。
蒙古族与古代中西亚各民族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和风俗,无形中对农耕民族汉文化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态度,但他们的手工业十分落后,若想体现自己的好尚,必须依赖穆斯林工匠和汉族工匠的精湛技艺;
元代制瓷业因此也蒙上了蒙古族、伊斯兰民族的审美风格。此外,元代各种工艺美术品的多文化来源,也使绘画、丝织品工艺、漆器、玉石器、金属工艺等都以新异的面貌独树一帜,它们之间也出现了交互影响,其中戏剧和丝织工艺对瓷器的影响尤为显著。
元朝结束了宋、辽、西夏、金长期对峙战争和的局面,使中国走向大一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和商业交流。
景德镇地处皖赣边区,受战争影响较小,社会经济状况相对安定,而北方窑工因战乱纷纷向南迁徙集聚至景德镇,在形成南北瓷业大融合局面的同时更为景德镇制瓷业注入了新的养分和活力,带动了制瓷技术的相互交流和进步;
又由于各种产品类型的制作可以在全国南北窑口中找到工艺根源,南北窑工以及西域工匠在中外多种文化大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在景德镇新的自然生产环境中更有利于促成新品种的创烧;
北窑南迁客观上还形成了无以数计的产业人口,从而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生产的规模和分工,开启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之时代。
海外贸易的繁荣和北方战乱后几个重要窑口的衰退,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对瓷器商品的需求,刺激了景德镇陶瓷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同时元政府实行了“匠户”制度,对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比较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并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掌管烧造官府用瓷,也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和突破创造了必要条件。
因此,瓷器的生产对元政府来说仅具备单一的经济财政意义,致使瓷器的生产可以按照经济规律自由地发展,民间汉族的审美情趣得以在元瓷的造型、纹饰及风格上充分地展示。
3、元代的蒙古族统治者信奉的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五方佛中心的天,与蒙古族思想观念的“长生天”,汉地儒家文化中的“天之道”,就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融合在一起。
在藏传佛教思想观念中,青花之蓝色代表至尊佛的神圣与纯洁,釉里红色代表生命和长寿,这种象征意义是与汉族传统冥器的象征意义是近似的。
因藏传佛教需要用瓷器这种汉族地区的传统工艺品作为宗教祭祀的供器并对其所作的某些特殊要求(包括蓝白红颜色和纹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景德镇新品种瓷器工艺上的演进。
4、元朝廷对汉文化采用了压制的政策,作为雅文化载体的文人倍受排挤,使得市井文化的兴起在元代又有所提升,为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
传统汉文化地区从当时的美学取向来看,由宋代的追求阴柔之美和含蓄之美,开始转变为吸纳异族的粗犷之美和华丽之美,成为这一时期手工艺术品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上,直率袒露外向的戏曲得到流行;在绘画上,“文人画”大为兴盛。在瓷器制作上,元代景德镇陶工们将传统与新的时代艺术结合,与外来的文化艺术嫁接融合,创造了陶瓷艺术的新风尚——在元代的雅俗文化出现了合流的趋势,向来为文人所不屑的表现民间生活情趣的彩绘瓷(黑白花瓷、青花瓷、五色花瓷、红绿彩瓷),在继唐代长沙窑约三百年之后,再次“粉墨登场”,大行其道矣。
①瓷土配方:制胎原料采用高岭瓷土与瓷石的二元配方,改善了产品的物理性能(即提高了烧成温度1300度以上,减少变形率),提高了胎质的瓷化程度,使之能够制作大件器;
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也从软质瓷转变为硬质瓷;另外高岭土的加入也保证了元代胎质的纯白度,但由于受到当时原料加工水平(如对瓷石的清洗并不够仔细)的限制,胎骨的颜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随胎土的淘练程度、窑温等因素而有深浅不同的色阶,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三是腻润不干,胎泥经过陈腐工序,不但提高了可塑性,而且烧成后胎质滋润;四是胎内多有微小洞隙(多呈偏狭形)。
又因胎质中往往含有铁等金属杂质,这些杂质所导致的砂眼、刷痕、铁质斑点等在瓷器断面的瓷胎上清晰可见,在仅仅施以透明青白釉的器物上,也可看到细小的黑色颗粒。
露胎的表面特征为:色泽有深灰和土红或土黄的两种,露胎处显土红色,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时胎土中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形成的;
微显淡淡的窑红也就是平常说的火石红,它的出现与否由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所决定。若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色斑点。
有的素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A. 青白釉是从宋代影青釉的基础上改进的,完成了石灰釉到石灰碱釉的过渡,属于釉灰加釉果(耐火度较低的瓷石)的钙碱釉,釉中含氧化钙量在8%-10%左右,其配方为:釉灰10%-14%左右,釉果86%-90%左右,烧成的釉发色青白, 透明度好(为青花和釉里红以及颜色釉的烧制创造了条件),流动性比宋影青稍差。
而卵白釉的含氧化钙量在5%-7%左右,烧成特殊的失透状鸭蛋青色,也有一些器物釉面常与同时期青白釉器物混淆在一起,使人不易分辨。
由于釉质玻化程度好,柴窑烧成等重要原因, 其釉面特征表现为釉面光滑、温润如玉、光泽柔和,釉层较厚、积釉厚的地方或“泪痕”处,呈淡青色或灰青色。
B.元代景德镇对器物施釉工艺主要是蘸釉和刷釉的方法,此外还有荡釉、甩釉和浇釉等方法,依据不同器物品类和造型大小来确定采用哪种方法,有的单用一法,有的多种结合使用;
元器罐瓶等物的内部分不单独施釉,多是利用蘸釉时进去的釉浆荡一下釉,因此里釉多严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