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窑前,关东窑柴烧技艺传承人王连贺和窑工们面向窑炉虔诚地行礼,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之后由王连贺带头,小心翼翼地将窑炉的封门砖一一取下。
历经5天的高温烧制,上百件窑烧作品重见天日。它们身披五彩“霞衣”,青色如雨后天光,黑色如点点墨痕,紫色如乌梅,褐色如浓茶.....
根据不同的材料配比和天然柴火的淬炼,它们坯体里的矿物质元素与木灰熔融形成天然的草木灰釉,质朴而自然地呈现出独特的色彩。
不少陶瓷爱好者也闻讯而来,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陶瓷爱好者刘金宝也在其中,他称赞道:“打开窑炉门的第一时间,给人的感觉非常震撼!”
王连贺拿起他最喜爱的一件作品说:“这件作品是满釉的,在严寒气候下,从柴窑里烧出来特别难。它的釉色完全是在窑内自然形成。”
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连贺回八号镇七号村探亲,了解到七号村拉林河流域有很多废弃的窑炉,大部分工艺也已经失传,只有几个村里的老人会烧制简单的民用器具。
王连贺不甘心这项技艺就此没落,2019年,他从哈尔滨师范大学雕塑系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榆树,打算将关东窑技艺传承下去。
在北方冰天雪地里烧窑,是关东窑最具特色也是最难的技术,王连贺在这之前经历了很多次尝试和探索才得以掌握。“第一次烧窑一作品都倒了。原因是经验不足,用的原材料配方配比有问题。再加上掌握不好火候,所以作品基本上全都废了。”
对于王连贺能否坚持下去,很多人也看法不一。面对他人的指指点点,身为“90后”的王连贺觉得,制作陶瓷尚且需要72道关,这些困难就是自己最好的“试金石”。
王连贺把关东窑柴烧技艺的一系列古法经验进行了整理、归纳,同时将大学期间积累的知识与现代技法和创作理念融入其中。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他对窑炉进行重新设计,把整体的窑炉保温层加厚了。另外重新设计了窑炉内火的走向,让陶瓷在-20℃以下的低温天气里,仍然可以承受1320℃的高温烧制。
根据考古发现,东北地区在一万年以前就有原始的陶器,生产规模最大的要数辽金时期。(北方传统)关东窑柴烧技艺传承百年,到王连贺这里是传承,其窑炉建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北方传统)关东窑柴烧技艺作为中华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区烧制陶瓷器具的独特工艺,以长白山地区高岭土为原料,以北方不成材的落叶松为燃料,整个烧制主要过程包括取土、淘洗、制泥、拉坯、修坯、入窑、烧制、出窑等72道工序,全过程都是纯手工打造。
王连贺觉得,手艺人最重要的精神是耐得住寂寞,把这个手艺做好做精,也是手艺人必须攻克的一个难关。
在王连贺十年如一日地不懈努力下,一度濒临失传的关东窑制瓷工艺被全流程保存下来,在长春这片沃土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眼下,很多人都会联系王连贺私人订制陶瓷作品。在制作陶坯的环节,他们可以在定制的器具上刻上自己心仪的文字、花纹或者印章。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随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非遗传承场所的数量也有所增多,让陶瓷、剪纸、绳结等不同门类的非遗技艺有了发展的空间。
在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王连贺又在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办了关东窑辽金陶瓷艺术馆,希望以(北方传统)关东窑柴烧技艺为核心,带动当地陶瓷产业发展,搭建优秀陶艺家与陶艺爱好者沟通的桥梁。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有志之士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中。但非遗传承任重道远,“酒香也怕巷子深”。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曹保明认为,以关东窑技艺为例,仍然需要多点发力,让曾经藏在“深林人不知”、甚至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存被看见、被保护,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想把关东窑作为吉林省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挖掘和保护,建设吉林省榆树关东窑国家文化地质公园,使它变成一个活态的、立体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争取在长春市莲花山给王连贺建另一个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走向展示给更多的人。”曹保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