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

杏彩体育:“艺”起谈|孔相卿代表: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

细节:

  “最好的继承就是发展。我们不但要把历史上的东西做出来,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

  “钧瓷”始创于唐,盛于北宋,是宋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名为“钧台窑”,简称“钧窑”,所产瓷器即名“钧瓷”。

  “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窑挂红,价值连城”……,这些广泛流传的说法体现了钧瓷的珍贵与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钧瓷名贵,不只是因为它的造型浑厚端庄,更得益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殊窑变技艺。含有铜质的釉料经窑变后会形成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等珍奇釉色,彼此渗化,相映成辉。

  在古代,由于对“窑变”产生原因认识不够,人们将“窑变”视为无形之手的神来之笔,认为其可遇不可求。能否烧制成功仅凭工匠的经验甚至运气,“十窑九不成”是常态。如此高的烧制难度给钧瓷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北宋后,钧窑一度停烧,随着钧窑工匠四处流散,“钧瓷烧制技艺”逐渐流散到各地。金元时期,江西、浙江、广东、山西等地都曾仿制过钧瓷,但由于原材料等因素,其艺术成就无法和宋代官窑制品相比。明清两代,钧瓷生产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生产进入全面恢复时期。

  孔相卿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殊荣,深耕钧瓷艺术创作多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钧窑改造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

  他带着一口河南乡音,向记者介绍道:“古代认为钧瓷窑变乃自然天成,其实它是一种科学,是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过去传统的窑炉不能满足窑变的条件和环境,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创制出新型天然气窑炉,摸索出钧瓷‘升温曲线操控方法’,一举扫除了钧瓷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技术障碍,使钧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型燃气窑炉与传统的煤烧、柴烧窑炉相比,不但节约能源,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进一步丰富了窑变的色彩。铜系青兰釉的创烧,打开了钧瓷艺术新的方向和路径。

  “在我父亲的实验室,曾偶然出现过孔雀蓝现象。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不断研究,我们最终烧制出了铜系青蓝釉孔雀蓝和松石蓝效果。”

  近年来,钧瓷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个国际会议上曾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国家和地区的及政要。同时,部分钧瓷作品还被国内外多个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永久陈列。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用孔相卿的话说,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如今,禹州市有近3万人从事钧瓷产业,技术的进步也助推钧瓷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钧瓷茶壶、茶铲、茶杯、香薰、花插的研制,使传统产业活了起来,更好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我们不但要把历史上的东西做出来,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北方还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白瓷、三彩、唐青花瓷等,都陈列在博物馆里,得有人把它们做出来,这就需要尝试建立传承创新试验区。”

  在孔相卿看来,河南是陶瓷大省,但算不上陶瓷强省。目前无论陶瓷产业规模、发展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创意产业发展,都与江西、浙江、江苏、广东等陶瓷产业集中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孔相卿一直关注河南省陶瓷业发展。当选为全国代表后,他先后走访了河南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陶瓷界的同行,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关于“打造中原陶瓷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试验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建议。

  孔相卿表示,近年来,得益于社会的关注与国家的战略统筹,许多传统文化都能得到保护与发展。“我期待这个建议能够落地实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孔相卿认为,传承“钧瓷烧制技艺”,关键在于扩大陶瓷产业的发展。只有钧瓷产业整体扩大,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力量,进而推动钧瓷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要让艺术品实用化,让实用品艺术化,把钧瓷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让钧瓷融入大众生活之中,这样才能让传统的非遗技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本期嘉宾孔相卿,全国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钧瓷窑变”如何实现?怎样让钧瓷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记者就此专访了孔相卿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