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首届中国匠会在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举行,大会吸引了千余名全国各地、各门类的匠人参与。会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匠人电商生态观察》引发各界关注。文中显示,互联网催生出一批新兴“电商化匠人”,互联网化生产与销售方式也让传统手工艺聚集地焕发新生机,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职业选择。
如何保持年轻人的工匠初心?如何带动“电商化匠人”取得技艺突破?如何加速文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今日,本版聚焦“互联网+”工匠时代的新现象、新故事、新趋势,希望给读者带来思考。
精雕细琢的沔阳雕花、茶香氤氲的宜兴紫砂、双面剔透的蜀绣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犹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然而,“隐在深山人未识”也曾是民间手工艺人和手工艺品一度面临的困境。
如今,随着互联网触角的延伸,加上各类电商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相继涌现,一批批传统手工艺人正在经历着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身。
2006年,山东滨州博兴县湾头村诞生了第一批网店,村民们开始在网上销售传统草编产品,并以网络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生产服务代替旧版服务模式,销售渠道也实现了从过去的实体店、路边摊到电商平台的转变。这套几乎被“闲置”的民间手工技艺,通过互联网焕发了新的生机。
淘宝、京东等一批电商平台的出现,让传统手工艺得以活态传承,也让这些传统匠人凭借技法发家致富。甚至,这些匠人可以借助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准确的消费数据掌握市场动向,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工艺、努力创新。
“互联网的优势让传统手工艺人直接与市场对接,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改变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产销模式,打破了信息传播局限的地域边界,让传统手工艺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传播。”天使投资人、自媒体人刘旷说。
“互联网带动了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催生出了一批电商化匠人;许多产地成为电商化匠人集中的新一线文化城市。”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家”联合创始人赵普介绍,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仍是匠人聚集地外,盛产瓷器的景德镇、盛产木雕的莆田等过去并非文化一线城市的传统手工艺发源地也释放出巨大活力,不少新锐设计师和文创品牌不断往那儿聚集。
另外,匠人的“电商化”也带动了个性生活方式的形成。比如,穿汉服、抄经、品茗等成了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吊坠、品茗杯、摆件、茶壶、玉器、篆刻等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位于兴趣类购买商品排行榜的前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拾翠”“妙趣剪纸”“东家”“手工客”“哇陶”“慢艺手工汇”等手工艺类移动应用雨后春笋般出现。用户打开手机应用,在购买手工艺品的同时,还能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匠人与这个行当背后的故事,品味手工艺人如何一针一线、一刀一刻地制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首饰、茶器、家居、食品在已经入驻了4000多名匠人的“东家”移动应用上,各类精美物件展示着东方文化之美。众筹、拍卖、直播,“东家”创新推出的电商新玩法迅速带动了匠人作品销量。
“直播拍卖成为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形式。”赵普说。在该平台上,沉香师历国栋入驻4个月以来累积交易额超200万元,其中近一半通过直播拍卖成交;景德镇老牌瓷器品牌“九烧”在今年进行了一场烧窑直播,网易同步直播八天八夜烧窑全过程,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0万,600件柴窑作品全部售罄。
除了这些线上交易形式,“东家”还在探索让匠人走进大众视野平均每周推出两到三位匠人的故事,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形成“匠人志”。“比如,景德镇一位做孔雀釉陶瓷的姑娘,用三年时间打磨一件极致的器皿,其间经历二十七次烧窑失败,这是一个好故事。”赵普说。
与“东家”模式不同,“慢艺手工汇”移动应用则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用户体验,整合故宫资讯、导览、建筑、藏品、展览、学术、文创等10余种文化资源与服务形态,探索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模式,为观众打造“可入住”的移动端博物馆。
“新媒体对于提升垂直领域用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这样既保护了濒临失传的传统老手艺,也发掘了个性化、生活化、有历史感的年轻匠人作品,为作品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赵普说。
中国音乐协会箜篌研究会副会长鲁璐不仅是一位80后演奏家,而且多年致力于民乐乐器的制作。在她看来,各类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传播载体,匠人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与大家互动,为盘活产业带来强有力的连锁反应。
束腰带扎在后腰,双脚踩上分经杆,一手提纱线,一手投飞梭在湖南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武陵源区生产基地内,31岁的许干文正熟练地完成上机、走线等工序,循环往复、织线成锦。
如今,有越来越多像许干文这样的年轻人,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把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技艺传承作为职业选择。
“调研中发现,有些老手工艺者一味地重复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工,忽略了表达内心、表现生活的艺。因此,传统手工艺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创新中,需要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参与。”刘旷说。
“年轻匠人群体普遍具有国际视野,在设计思维上更加新锐、大胆,敢于创新和求变。”在赵普看来,“团队运作、设计创新、实用为主、设计思维、全球视野”,这些应该是互联网时代“电商化匠人”的共性。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传统手工艺流动起来,在立足过去的基础上开创未来文化新业态,这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健康方式。”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曹雅欣认为,“电商化匠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立足信息时代的特点,这项具有转折性、突破性的工作单靠传统匠人很难做到,必须依靠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原住民”实现。
曹雅欣还表示,不能将传统手工艺品简单地搬上互联网,也不能仅仅将互联网看作手工艺品展示的窗口和传播的平台,“年轻人从老匠人身上学艺后,要结合时代的任务进行创新传承,否则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的生命力就会消减”。赵普也建议,“电商化匠人”应该做到“继承传统求突破,师古不泥变中新”。
身处“互联网+”时代,匠人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拥有更多机会从幕后走向前台,也让传统手工艺品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
“传统手工艺无法排斥,也不能排斥市场与商业。要明白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的道理。”赵普认为,手艺人要可持续地生存,就要借助一种合理的市场模式,让手艺人能通过手艺养活自己和家人,发展事业、传承事业甚至得到更为丰厚的市场回报,进而吸引更多后来人学习、传承这门手艺。
“即便传统手工艺匠人被电商化,也不能丧失工匠精神。不能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大而放弃对品质、对技艺的追求。”鲁璐表示,现在人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亟待提升。
另外,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手工艺作品在电商渠道下创作、销售,其原真性和从业者的权益都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这也是我国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面临的一大难题。”刘旷说。
想要手工艺品不被“山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传统技艺念好知识产权的“紧箍咒”。对此,许干文、鲁璐等青年匠人呼吁:“要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样态、传统知识、遗产资源、艺术形态等进行严密的法律保护,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匠人借助互联网由守艺人转变为创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