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

杏彩体育: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更新实践

细节: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到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城市更新重要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和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存量空间重构和价值提升的过程,也是推动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高品质人民生活的过程。本文以北京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改造更新的环境营造为例,分享由企业牵头、多方合力,融合绿色低碳发展措施,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了集琉璃保护性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相关产业创意研发基地于一体的中国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项目实践,以期为同类老旧工业厂区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地处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枢纽位置,是西山古道进京的咽喉之处。始建于1263年的皇家官窑,燃烧700余年窑火不熄,这里也是建国初期人民大会堂等新建筑琉璃砖瓦制品的烧制厂。近年来,故宫、天坛、颐和园大修所用的琉璃瓦就出产于此。

  怀着对历史、文化、生态的敬畏,对琉璃这一优秀中华传承的崇仰,设计团队在2020年冬季初次走进琉璃渠村踏勘现场摸排情况。村口的琉璃牌坊,街巷中的过街楼,美化道路的琉璃花钵,村头绿地的琉璃花墙,厂门外广场的琉璃墙壁,各家民居屋顶的彩色琉璃瓦和屋脊兽……由于村内坐拥古老的御窑,整座村子遍布着琉璃斑驳艳丽的色彩,充满了传统厚重的气息,琉璃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追溯历史,琉璃窑厂建于元初,作为城内(今和平门外琉璃厂)琉璃窑的分厂。明代在村内设立琉璃局(琉璃渠村因而得名),隶属于内官监,营建北京宫殿的大量琉璃砖瓦和构件,有一部分即此琉璃窑厂烧造。清乾隆时期,因生产污染原因,将城内的琉璃窑厂搬迁至此与村内窑厂合并,此后这里成为京城琉璃瓦的主要烧制地。解放后先后经历了合伙股收归国有、区管、划归故宫博物院、企业改制,2013年因矿山治理和环保要求以及城市规划定位等因素影响,在为故宫大修烧制出最后一批琉璃制品后窑火熄灭工厂停产。

  走进厂区,在一片荒废的旧厂房之间,设计师们细致搜寻,感知曾经繁忙的生产场景和工艺流程的历史痕迹。此时的园区整体荒芜,房屋建筑破损严重,大量精美的琉璃制品被随意堆置在泥土杂草中,园区难见活力与生机。传承琉璃工艺的老师傅们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工作,半成品堆满脚下,可见他们仍坚守执着的工匠精神。据非遗传承人赵长安讲述,在工厂停产的几年中,老师傅们承担起走进校园和社区为更多人认知和亲手体验琉璃这一中国传统技艺的瑰宝做出了很多努力,希望下一代人能接受并喜爱琉璃,这一传统工艺能够传承下去。

  厂区改造更新项目通常是基于错综复杂的已有条件做功,既要逻辑清晰又要耐心细致,要梳理场地的文化传承内核,尊重历史文脉遗存,留续场地记忆,保障生产功能,实事求是地在利用现有条件和重塑厂区目标之间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各方设计团队进入之时项目启动已有两年,推进规划报批的流程中因主管部门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等待解决而放缓脚步。

  地方政府希望看到古老的皇家御窑在符合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保护非遗传承,融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成为有区域引领性的示范项目;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使用方希望传统的烧造工艺技术得以保留,窑火复燃后提供出窑的产品生产工艺和品质与现今殿宇屋顶上的琉璃制品一致,保持故宫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作为国企的业主希望厂区改造更新后复工复产,借延续文脉传承文化价值之力,提升园区附加值,带动产业良性运转。

  此时加入进来的设计团队仍由业主方北京金隅集团牵头,在之前清华总图报规团队的工作基础上,Gensler建筑师凭借国际视野和多年来建筑改造的经验,提出对老旧厂房更新和新工艺生产车间建造的构想;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基于陶溪川展陈经历,为琉璃文化展示提出符合现代科技的解决方案;北京建院以环境景观为切入点,对场地提升和空间赋能提出系统策略,与多家设计单位协同,对厂区及周边条件系统性解读和工作步骤研判:

  一是分析厂区历史文脉用地条件。保持场地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的连贯性,协调用地与山水格局、城市定位、村落发展以及道路交通、视线视角、建筑环境等各专项各专业多重因素的链接关系。

  二是确保安全生产传统工艺永续。在满足传承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对厂区内部空间通盘筹策,划定运输、储料、生产、烧制、成品储存等功能流线和空间范围。

  三是发掘现有资源提升利用价值。排查安全隐患逐一清项,珍视历史遗存,突出琉璃主题,清理废弃闲置空间,寻找空间的良好视角和印象界面做进一步组织刻画。

  四是研究赋能增值带动企业发展。对非生产流程必须的空间注入复合功能提出多种比选方案,赋予园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其中不少想法来源自对于初期置身场地获得的直观感触所进行的理性分析判断。

  设计团队搜集历史经历,向老师傅了解几十年来的气候降雨影响、工作生活习惯等因素,掌握高程、雨洪、燃气、电力、防灾等基础设施条件,梳理隐蔽工程,促进园区能够长期运营不留隐患。

  以保障琉璃技艺传承生产功能为目标,对于厂区凌乱无章的现状,先理清使用需求。通过熟悉生产流程的要求,合理组织室内外场地,为生产运转留出空间。摸排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元素:厂区现存3处废旧老窑,其中倒焰窑近28米长7栋窑口;素烧窑43米长10栋窑口,这2处老窑为红砖砌筑的拱圈式建筑,是沿用700多年的窑型。此外,还有素烧窑东南侧地径3.2米的烟囱,均为上世纪50年代建设并一直使用至今,部分已呈现残破状态,本次更新需进行修缮。厂房建筑主体墙挺拔有力、空间开阔,但屋顶已斑驳透光,急需更新。厂区内有保留价值的大树被圈定保护,并利用其浓荫大冠的特点,为更新后的场地形成软质景观支撑,留住场所记忆。场地内发现多处优质潜力空地,有条件形成景观空间视线场景的资源基础,需要通过积极组织使用功能和故事线索,为进一步设计刻画预留条件。

  通过熟悉生产流程对空间的要求,针对传统琉璃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坩子土进场储存–坩子土加工–泥料–制模–托坯–素烧–晾晒–上釉–二次入窑–烧制完成–成品储存–成品外运等环节,需合理组织室内外场地,为生产运转留出空间。

  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更新,是在传承文脉的深厚底蕴基础之上的生命力焕发。为提升厂区软质景观质量,形成有品质的优美环境,设计团队在保证绿化率的前提下将园内绿地划分为观赏型和功能型,让园林绿化成为未来运营的促进因素之一。园区内的大树得以保留,它们是场地历史的鉴证。新植树种的选择主要以本土植物为主,结合皇家和北京院落常用品种与植物文化进行搭配,为今后四季景观的可读性提供丰富多样的场景,使参观研学人员感知到昔日的皇家御窑厚重的历史氛围。

  园区改造更新的出发点是在新时期延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总图梳理功能布局流线实现规划稳定的过程中,项目运营管理方与专项设计方共同协调功能布局策略,提出满足生产运维、展览展示、研学科普功能的叠加流线。日常生产在确保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圈定可以科普展示的段落呈现给参观研学人员,揭开琉璃生产技艺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百姓深度了解这一千百年来服务于封建官家的非遗传承。在室内展区借助丰富光影打造生动场景的基础上,梳理出较为集中的厂区空地,将展示内容串联成完整故事脉络,并拓展人群参与模式,形成室内外链接、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泛博物馆”。园区正式对外开放后,承接的研学团队通过参观展览、听非遗技艺传人讲解、参与亲手制作等方式得以深度感知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技术与艺术成就,并真切地感受其魅力所在。

  由琉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延伸的官式琉璃技艺和琉璃文化是厂区的核心主题。面对如何展示才能突出生产工厂环境中非遗作品的靓丽身姿的挑战,厂区规划了多重分布线索串联起琉璃构件的展示,丰富活跃的形式中藏有逻辑章法。厂区大门及对景山墙的龙凤影壁,采用保护修缮和现代框景构架安全防护的方式,形成门区主题突出的迎宾环境。改造工程以修复保留为主,用清水混凝土材质山墙造型为“画框”的手法展示,改造后的龙凤壁以简洁现代的方式呈现其艺术特色。现在,这里成为拍照留影的首选背景。入口场地西侧的镜面水景,映射出厂区焕发的新生,锈钢板水池花木与更新后的建筑相呼应,是动与静的结合、材料与时代的碰撞,融合于园区的整体风格中。水景观也为以火为主线的厂区增添了灵秀之美。建筑窗下空间叠放造型颜色统一的板瓦,起到独具特色的建筑外墙装饰作用;将坩子土堆放空间集中到距离生产车间更便利的棚架内,避免对公共环境形成干扰;厂房与研学民宿之间的林下绿地,东侧可以做影像放映等交流场地和小型会场,提供室外聚会和科普教育的生态型场所,在放松自在的草坪之上论道苍野,体会空间与时间的对话。

  促进历经千年的琉璃传统技艺被更多人了解并走进百姓生活。园区对琉璃作品进行空间融入式展示陈列,原型尺寸单体和缩小比例印象,多样化的琉璃作品分设在室内外多个展区,观看视角从仰视、平视、俯视、拼接、光影到无限遐想多种形式。厂区内外衔接环环相扣,室内外展陈与场地环境融合。

  对建于不同时期形态疏散分布着多个单体建筑的通道空间,选取太和殿原尺寸的脊兽和龙爪槐作为两侧连续的点状符号进行整合串联,视觉轴线两端连接门区场地和倒焰窑口成为景观大道。屋脊兽被从高踞太和殿屋顶的遥远仰视距离拉近到人视尺度后,不仅工艺精湛、体形震撼,而且包括“行什”(明清官式古建筑中仅此一例)的特有造型后,形成独具吸引力的线性场地。

  在南侧大草坪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尝试把太和殿屋顶正脊和屋面瓦用截取建筑段落展示的形式拉进观者,绿地以其作为主题背景容纳多重使用场景。经过各方反复推敲,最终实施展陈方案发挥了现代构架与传统板瓦相遇后焕发出的飘逸效果,产生出对传统构件的全新呈现。

  素烧窑旁的烟囱是厂区的最高实体建筑,由此作为中心在地面扩展同心圆,编织起周边研学、展示、餐饮、住宿等丰富功能,使户外休息区坐拥统领性。隧道窑旧厂房和素烧窑内外空间成为传统非遗展示与现代生活方式交织的沉浸式场地。入驻经营的店家生动地提出: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来体验千年琉璃的璀璨,贴切地表达出现代生活方式与历史建筑空间融合所发生的不一样的情境感动。

  今天的老旧厂区更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是我们必将面对的现实。新的历史阶段,城市发展定位、规划、环保、文物等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漫长的历史,历经间断和改变,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持续性的。另一方面,中国人自始至终追求的是能量接受、信息传递、时空应对的和谐体,是在物质之上构建精神体系的传承与发展。空间容纳精神,空白引发事件。今天的建设要借助实体空间营造,引发虚体空间的能量发挥更多效应,为明天留出继续生长的可能。

  新厂房北侧草坪作为成品堆放区,因生产和外运时间差而至储存量常有变化。我们把改造前散置于杂草间或隐藏于库房内的成品收集起来,采用参数化分组叠放的形式制造动态更新空间。更新后的大草坪成为呈现出丰富机理变换的展示场,通过阳光照射反映出的光影变化,与新建厂房现代材质的墙面对话,出现未来照鉴历史的场景意境。

  低碳环保技术的更新促进传统工艺的延续。为了保留古法烧制琉璃特有的光泽和质感,在故宫研究团队的强烈要求下,保留了传统柴火烧制的生产工艺,在倒焰窑修复建设了柴窑和烘窑窑口;西侧窑口则作为展示环节,使倒焰窑烧制与展示功能兼顾;东侧空地新增了碳中和处理设备,实现“双碳”措施,满足新时期的环保标准。界面重组后,最大程度还原了倒焰窑的历史样貌以及传统的烧造工艺,保障产品原真性品质,科技展示也为研学提供了直观教材。此外,厂房等屋面大范围敷设太阳能板,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带动个体的发展。对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和绿水青山思想的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