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根据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政策文件,有机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硅产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示其优越性能并发挥作用,逐步实现对传统材料的替代,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有机硅工业不仅支撑了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使我国的建筑、电子电器、纺织、个人护理、日用品、交通运输等领域用上了有机硅,从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作为非石油路线的化工新型材料,有机硅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CAFSI统计,2022年末,中国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已达到498万吨,同比增长30.71%,约占全球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的67%。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影响,国外产能增长缓慢,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增量主要来自中国。从应用领域来看,有机硅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力、新能源、汽车、纺织、医疗用品、个人护理用品等领域,行业需求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目前需求量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快速增长。根据CAFSI统计,2022年度中国甲基硅氧烷表观消费量167.56万吨,同比增加25.42%。2022年,有机硅产品行情经历了历史性大幅波动,平均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主要原因:一是有机硅产品价格前期涨幅较大,2022年随着国内新建产能释放,有机硅产品价格进入周期性高位回调。二是受全球经济环境动荡,国内有机硅短期需求增速放缓,抑制下游采购积极性,各类有机硅产品的内销和出口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加剧有机硅产品价格短期波动。根据CAFSI统计,2022年,我国初级形状聚硅氧烷进口9.77万吨,与2021年相比减少27%,出口45.3万吨,与2021年相比增加20.6%,净出口35.53万吨,与2021年相比增加47%。2017-2021年中国聚硅氧烷进、出口量年均增速分别为2.0%、22.4%。随着国内有机硅技术工艺逐步成熟,国产质量不断升级,有机硅国产化进程快速推进,有机硅进口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出口量持续快速增长,进口替代效应显著。随着我国有机硅产能快速扩张和企业技术升级,我国有机硅低端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根据CAFSI统计,2022年,我国初级形状的聚硅氧烷进口产品的平均价格为9,359.48美元/吨,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为4,525.64美元/吨,出口产品主要是低端的中间产品和基础聚合物。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游消费需求的推动以及国内生产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高端有机硅产品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有机硅行业当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行业技术、产品创新及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我国有机硅产品生产规模始终保持正向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受宏观经济运行及上下游供需状况的影响,市场需求增速和产品价格会随着整体经济状况或上下业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波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统计资料显示,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人均GDP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而且低收入国家有机硅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弹性更大。目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人均有机硅消费量还不到1kg,而西欧、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接近2kg。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有机硅消费需求仍有巨大增长潜力,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人口基数大、人均消费量低,未来将成为全球主要的有机硅需求增长区域。随着国内有机硅企业新建产能陆续释放和海外老旧产能的淘汰,中国聚硅氧烷产量保持较高速增长。下游领域,除传统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外,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智能穿戴材料、3D打印及5G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均为有机硅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公司专业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具备从金属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并对相关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报告期内,公司深加工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4.70%,下游深加工系列产品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盈利来源。公司是我国有机硅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现已建成并运营三套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具备年产60万吨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重要的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供应商,现拥有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各类下游产品350多个牌号。公司深耕有机硅行业十余年,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并持续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发和应用,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山东省淄博市有机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曾先后承担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以及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公司还参与起草了《工业用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线性体》《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甲基低含氢硅油》《端含氢二甲基硅油》《端乙烯基硅油》《高沸硅油》等十余项国家或行业团体标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各类已授权发明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有机氯硅烷的水解方法”获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公司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主要市场区域共设立14个销售服务机构,并成立国外事业部负责拓展境外客户。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远销阿联酋、美国、比利时、德国、印度、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长期经营,公司与下游众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将“有机硅新型下游产品开发、生产”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一)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情况公司专业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其中:硅橡胶:主要作为粘合剂、密封剂、灌封和制模材料用于建筑、电子、电力、汽车等领域。作为灌封和制模材料用于医疗、日用品、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硅油:硅油广泛应用于纺织、日化、机械加工、化工、电子电气等行业,主要用作纺织印染助剂、日化助剂、高级润滑油、防震油、绝缘油、真空扩散泵油、脱模剂、消泡剂、抛光剂和隔离剂等。硅树脂:一类具有高度交联网状结构的热固性聚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及良好的防水效果。有机硅树脂主要作为绝缘漆浸渍H级电机及变压器线圈,以及用于浸渍玻璃布、玻布丝及石棉布后制成电机套管、电器绝缘绕组等。气相白炭黑:主要作为硅橡胶的补强填料,也用于油墨涂料工业、复合材料、黏合剂、化学机械抛光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3,400.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11.8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5.58%。近年来,国际局势持续紧张,地缘冲突愈演愈烈,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消费端需求低迷,对整个行业市场产生巨大影响,2022年下半年度,行业整体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全体员工在领导层带领下,持续优化市场布局、创新生产与经营理念,稳中有序推进募投“3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20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试产投产;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平衡产品产量与销量,动态调整下游产品布局,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副产物高效回收利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不断优化技术工艺,降本增效,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新应用场景、增加产品牌号;严格管控各项费用开支,充分发挥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能源消耗、副产物综合利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外购的甲醇经汽化后与氯化氢气体在氯甲烷反应器(即一氯甲烷合成装置)内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气体,经精制后送至单体合成工段;来自硅粉加工装置的硅粉与一氯甲烷气体(外购或自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流化床反应器(即单体合成装置)内进行气固相催化反应,生成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粗单体)。粗单体在单体分离工段经连续精馏分别得到一甲单体、二甲单体、三甲单体、一甲含氢单体、高沸物和低沸物等。高沸物在高沸裂解工段裂解为甲基粗单体后返回至单体分离工段继续精馏以获得精单体。低沸物、一甲和三甲在低沸歧化反应工段进行歧化反应转化为以二甲为主的粗单体后,作为原料送回单体分离工段继续精馏以获得精单体。一甲含氢单体可在含氢硅油工段制成含氢硅油产品。一甲单体经白炭黑装置通过高温水解反应生成气相白炭黑,并可进一步制成消光粉;自制或外购的白炭黑与110生胶一起作为混炼胶的生产原料。二甲单体在二甲水解工序的环路系统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水解物并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经冷却除油后直接用于一氯甲烷合成。水解物经线环分离可获得线性体,在裂解及精馏工段进一步生产可获得环体(如DMC、D4等),线性体和环体主要用于生产下游深加工产品。其中,线胶产品,并进一步制成硅酮胶产品;线性体和环体可分别通过生胶装置和硅油装置制成110生胶和硅油产品;110生胶可进一步制成混炼胶产品;乙烯基硅油和白炭黑通过液体硅橡胶装置制成液体硅橡胶产品。有机硅产业链由原材料、单体及中间体、下游深加工产品及终端应用环节构成。公司以金属硅、一氯甲烷为原料合成粗单体,后精馏制备甲基单体。产业链中单体和中间体生产环节较为集中,而产品深加工环节较为分散。有机硅中间体主要为各型聚硅氧烷,二甲单体经水解、裂解和精馏等工序制得的水解物、线性体、环体等,其制备过程为有机硅产业链最关键的中间环节。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经不同反应,并添加各类填料及助剂,方可制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等下游产品。公司的研究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研发策略,同时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研发能力。公司聚焦有机硅产业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努力实现研发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硅以及一氯甲烷、甲醇等化工原料,其中金属硅主要向金属硅生产加工企业采购,其他化工原料主要向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或通过贸易商采购。公司拥有独立的供应链体系,设立物资采购部负责对采购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对供应商的选择、控制和评价工作。公司生产运行中心下设生产调度室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运行管理工作,各生产车间负责按计划组织生产,质检中心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公司设置营销经营部负责有机硅产品的国内外销售业务,并在国内主要市场区域设立销售服务机构,实现了客户服务的快速化、个性化、本地化。由于有机硅产品属于工业品,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主要将产品直接销售给下游有机硅制品加工企业。公司通常通过行业会议、客户拜访及电话承揽等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和客户开发。由于有机硅下游产业链较长,产品应用领域广阔,因此公司下游客户结构较为分散,且聚集了大量小规模企业。为开拓市场、稳定销售并分散风险,公司采取了大客户和中小客户相结合的客户开拓策略。公司在客户维护过程中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公司销售和技术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紧密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客户新动向和新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控制货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