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炭黑设备

杏彩体育:1958年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突然向柯庆施发问:你发

细节:

  老覃在昨天写了《1958年,柯庆施等人乘一辆大卡车随毛主席下厂视察,突然大雨倾盆》一文,讲的是毛主席在1958年3月27日提出要去视察隆昌县炭黑厂,铁路局长胡景祥手忙脚乱地调拨车子,最后只找到了一辆又破又旧的小汽车和一辆又脏又黑的运煤大卡车。

  幸好,隆昌气矿矿长刘选伍接到电话,坐上了一辆中吉普前来迎接,而隆昌县委那边也紧急派来了两辆吉普车,站在大卡车上的柯庆施等人才免去了一场淋浇之苦。

  “圣灯山”之名,源于山上经常会冒出一团一团的火。古人不明所以,认为那神灯喷发出来的圣火,将山命名为“圣灯山”。

  20世纪30年代末,不信邪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开“圣灯”之谜,对圣灯山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勘探,发现山下藏有丰富的天然气。原来,那山上冒出的火团,全是天然气自燃在作怪。

  这巨量的天然气可以说是大自然慷慨赠予当地人的一笔巨额财富,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就可就真是暴殄天物了。

  但旧中国的经济、科技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当时的有识之士仅仅开钻出了一口日产气约3.6万立方米的矿井。

  另外,被誉为工业“黑金”——能极大增强橡胶耐磨性的炭黑,是生产汽车轮胎必不可少的成分。新中国成立时,我们的炭黑的工业化生产水平低,只能生产灯烟炭黑,全国炭黑产量仅有252吨,所需炭黑几乎靠进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卡脖子,全面封锁了炭黑的进口。

  1950年春,有关部门抽调重庆工业试验所专家张铁生、周学厚等5人筹建西南工业部303厂,决心利用圣灯山气田的天然气试制炭黑,以实现橡胶原料的自给自足。

  刘选伍全程陪同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他对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并视为了自己最温馨、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1958这一年,隆昌气矿正在着手组建我国第一个天然气研究站,准备利用天然气制炭黑、制合成油、液化提氦等。

  当刘选伍向毛主席介绍这一计划时,毛主席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他问:“用天然气制造合成汽油,要去掉哪些成分?”

  从招待所会议室到炭黑生产车间只有一个公里的路,但是矿区简易公路本来又小又窄,又弯又曲,因为下雨,还被雨淋浇得滑溜溜的,很不好走。

  刘选伍陪同毛主席下了车,车间副主任梁锡远早已经车外等候着,引毛主席一行绕过车间涌出的滚滚黑烟,从后面来到21号火房前。

  当他听到天然气中的硫化氢通过脱硫塔被脱出时,不由自主地抬头看着阵阵喷薄出来的烟雾,一脸关心地问:“脱出的硫化氢到什么地方了?”

  毛主席严肃地说:“没能解决回收处理问题,浪费只是一方面,污染环境才是大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

  在一号火房前,天还在下雨,由于是露天,毛主席的衣服、帽子全被淋湿了,他浑然不觉,蹲在那儿,兴致勃勃地看输气管上喷射出黄红色火焰的千百支火嘴,不断询问天然气管和火嘴的装置情况。

  刘选伍在文章中感慨万分地写:“毛主席日理万机,对这样一些具体事情,看得这样仔细、问得这样清楚,使大家都很感动。”

  那天,毛主席在一号火房前观察到了下午7时许,天已经黑了,雨还在下。他的兴致不减,还想去看看气井。

  那天晚上,毛主席走的时候,职工和居民们自发排成欢送队伍,挤在炭间附近的公路两旁、山坡上和两道桥街道两边,欢呼着“毛主席”,全矿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片兴奋和自豪的心情之中。

  为了铭记关怀,隆昌气矿将毛主席视察过的车间,命名为“3·27车间”,21号火房也被誉为“最光荣的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