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外热回转窑

杏彩体育:蹲点深一度|15万字蹲点8个县市区大众日报深度聚焦

细节:

  冬季供暖是民生大事。立冬大雪,天气渐寒,百姓冷暖,各方关注。大众日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深入山东5市8个县区,蹲点城乡社区、农民家中,采访热力公司、工业企业,报道供暖工作,记录基层声音。

  《农村清洁取暖,如何用得起、可持续》整版调查报道,围绕今冬农村取暖方式有哪些新探索,清洁取暖这项民生工程经济账、环保账、社会账该怎么算等,蹲点四个县市区,在多个村进行采访。

  《保供暖,如何向工业要更多“余热”》整版调查报道,主要聚焦在煤炭消费压减的大背景下,面对煤炭供应紧张,如何利用工业余热满足更大区域的供暖需求。调查发现,向工业要“余热”,有一些问题待破解,有很大潜力可挖。

  两个整版调查报道及系列新媒体产品,深度呈现山东做好供暖工作新探索,报道各地破解问题新办法,为您带来一线故事和实践思考,敬请关注。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个村里存在多种清洁取暖方式是普遍现象。电取暖壁挂炉、碳晶板、生物质颗粒取暖炉……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多地在推进清洁取暖替代的过程中,都以农户意愿为主,让他们自主选择。

  分布式供暖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大,尤其是管道建设。运营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管道冻裂。“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几十起这样的情况,维修成本就在几万元。”此外, 企业设备折旧以及锅炉合同化管理运营,投入较大。除了分布式生物质供暖,其他分布式供暖方式也存在前期投入太大、成本回收慢等问题。

  民生工程,少不了政府补贴。为了鼓励群众安装清洁取暖设备并积极使用,各地补贴力度不小。无论选择哪种取暖方式,老百姓心里算的是一笔经济账。“无论是煤改气还是煤改电,如果没有补贴,老百姓会算经济效益,就有可能出现返煤现象。”业内专家表示,找到一种比煤炭更经济实惠的取暖方式,降低取暖成本,村民才会自觉使用。

  气、电、生物质、空气源、地源……清洁取暖背后,是能源保障要到位。阳信县大力发展生物质取暖,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今,生物质取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初现,实现其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除了政府补贴,更需市场机制。“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社会资本看到有利可图,就会逐渐进入这个市场。”

  寒冬看供暖。与传统“户户炊烟”的散户燃煤取暖方式不同,各地不断推动“清洁取暖”落地。今冬农村取暖方式有哪些新探索,群众满意度如何?清洁取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经济账、环保账、社会账该怎么算?还有哪些瓶颈需破解?记者蹲点我省四个县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11月11日上午,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沙旦子村村民郭少玲家中,生物质颗粒取暖炉已经烧起来了。炉子就安装在客厅中间,上面烟囱从窗户穿出排向室外,下面一根电线越过茶几插在靠墙的插座上。

  记者看到,生物质颗粒取暖炉外形与家用烧煤炉类似,不同的是炉膛旁边多了储料箱。郭少玲边演示边介绍,这样的生物质颗粒取暖炉用起来很方便,能实现自动点火和下料。生物质燃料形状类似香烟,长约3-5厘米,没有任何异味,是用各种的植物下脚料粉碎后挤压而成。储料箱填满一次后可以烧四五个小时,还可以通过调节下料时间和下料间隔,来调节炉子的燃烧情况和温度。

  郭少玲家的生物质颗粒取暖炉,是上个月刚刚安装的。一周前寒潮来袭,她第一次生炉子,觉得效果不错。如果一天24小时开着,室温能到18-19℃,一天烧20斤生物质燃料。与其他取暖方式相比,生物质颗粒取暖炉在取暖的同时还能烧水、做饭。炉子的烤箱里,郭少玲还烤上了地瓜。“这对俺们农村人来说,挺方便。”

  图为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沙旦子村村民郭少玲向记者介绍生物质颗粒取暖炉。(记者 于新悦 通讯员 王庆龙 报道)

  今年是册山街道开始实施清洁取暖计划的第三年,从2019年开始,清洁取暖工作一直在探索中进行,每年主推的清洁取暖方式都不相同。“前年是电取暖壁挂炉164户,去年是碳晶板751户,今年多方考察后决定安装生物质颗粒取暖炉,共2000户。”册山街道网格化服务中心主任马文军说。这些取暖方式中,生物质颗粒取暖炉是村民接受度最高的。

  今年63岁的西册山村村民王占军家中,取暖用的是两组碳晶板。每组碳晶板有三块,贴在墙壁上,每块功率400瓦。

  碳晶板使用简单、升温快。在王占军家中,记者把碳晶板插上电,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碳晶板就热了起来,几分钟,表面温度能达到70-80℃。

  西册山村村民王开英家中,六块碳晶板都装在了卧室。“我身上毛病多,特别怕冷,去年安装碳晶板的时候,我让他们把六块都安在了卧室里,卧室是暖和了,可其他地方不大行。”王开英说。今年,她又在家中客厅安上了生物质颗粒取暖炉,“过几天冷了,两种都用。”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个村里存在多种清洁取暖方式是普遍现象。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多地在推进清洁取暖替代的过程中,都以农户意愿为主,让他们自主选择。

  在商河县怀仁镇刚家村,村党支部委员、55岁的刚宪强说,自己小的时候,村民都是烧炕取暖,还有的烧蜂窝煤。开始推行清洁取暖后,村里推过“电锅炉”,但因耗电量大老百姓用不起作罢,现在基本上都换成了空气源热泵。

  他说,空气源热泵比空调省电,不仅能取暖,还能制冷。全村340多户,常年在家的近300户,几乎全部安装了。

  怀仁镇城建办主任信师锐说,在当地举办的杏花节上,相关部门邀请空气源热泵供应商组织了推介会,让当地农户了解、试用,许多人当场交了定金。目前,该镇有近3000户群众在用空气源热泵取暖。同时,全镇有34个村3467户使用天然气清洁取暖。

  在阳信县,当地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探索推行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三种模式。其中,分散式取暖是“主流”。截至目前,阳信全县清洁取暖用户11.0705万户。

  11月11日下午,在阳信县金阳街道环西村,维修工人张爱青、王军义正跟司炉工一起,维护保养村里的生物质锅炉。“每个取暖季结束到下一个取暖季开始,我们作为专业的生物质锅炉运营商都要进行三次维护保养,这是最后一次维护保养。”张爱青说,11月15日将开始正式集中供暖。

  负责阳信县分布式生物质清洁供暖运营的哈东新春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经理丁延堂说,全县23个村分布式取暖的锅炉,从今年10月初开始检修,这是最后一台检修的锅炉,然后就是正式供水、升温试暖,到15日正式供暖,用一两天时间就能把温度升上来。

  在阳信县河流镇张古风村、牛腾雨村,两台4吨的生物质锅炉,负责2个村285户村民的供暖。“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平均每天需要6吨生物质燃料,一年的燃料成本在70多万元左右。”丁延堂告诉记者,分布式供暖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大,尤其是管道建设。

  “正常供暖到18℃没有问题。”丁延堂说,“农村取暖情况复杂,老百姓的房屋结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新建房屋比旧房子保温好,土坯、砖混等结构对温度也有影响,从而造成取暖效果上的差距。”

  运营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冻裂。丁延堂说,有些村民不是一直在农村居住,当他们在外居住时,就会把暖气关掉。但是水不循环了,水管在冬季就容易冻坏。“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几十起这样的情况,维修成本就在几万元。这也是农村取暖特别的地方。”

  阳信利民生物质能源公司经理赵岩民说,因为分布式供暖是民生工程,没有与市场价格接轨,一般村民屋中安装3个暖气片,取暖费为1000元,折合6-8元/平方米。此外,企业设备折旧以及锅炉合同化管理运营,投入较大。

  11月10日,怀仁镇地热供热能源站,来自1400米地下的51℃的水,直接进入一级板式换热器,换热后进入供暖循环水泵,从居民家中流回来后,再通过回灌机组的加压泵进入地下。

  “这个能源站为镇区学校、卫生院、敬老院、镇中心社区以及沿街住户共计6万平方米提供集中供暖。”该能源站站长郭宗智说,地热供热成本较高,一口取水井需要配两口回灌井,还需要加压泵回灌,“地热水含有十几种矿物质,如果不回灌会产生污染。因此我们只取热不取水,循环利用。”从单年运营来看,能源站成本收益基本持平,但是前期投入较大。

  图为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嘉馨花园东区的六台空气源热泵。(记者 于新悦 通讯员 王庆龙 报道)

  在临沂,西册山街道嘉馨花园东区4栋楼的140户居民安装了分布式空气源热泵,实现了集中供暖。该项目由山东华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共安装了6台54千瓦的空气源热泵,投资130多万元,政府按户数每户补贴1200元。“比起天然气等其他供暖方式,空气源热泵运行费用更低。”项目负责人王达告诉记者。

  今年册山街道为农户安装的生物质颗粒取暖炉,政府每台补贴5000元,农户自己只需出200元。此前安装的碳晶板、电壁挂炉均为免费,只要村民报名就能安。2019年-2021年,临沂市罗庄区在清洁取暖设备补助方面,各级政府累计投入2331.49万元。

  信师锐说,“双改”(煤改气、煤改电)之后,农户用不用是关键。“我们改变了财政补贴办法,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到天然气卡、电卡上,引导农户采用清洁取暖,而不是简单投钱。第一年取暖季,每户1200元补贴直接打卡;第二年根据上年度的实际用气量、用电量补贴,最高不超过1200元,确保专款专用。”

  从去年11月15日到今年3月15日,在刚家村185家“煤改电”农户中,有55户村民用电量超过了1000度,最高的用电量达到3105度。还有7户因为外出用电量为0,也就享受不到用电补贴。

  在阳信县段赵村,一位刘姓村民说现在村民都是清洁取暖,家里有小孩老人的烧天然气多一些,不在家的时候就关上或者调小一点。现在补贴方式就是在购买天然气时直接扣除补贴,以低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购买1200立方米天然气。

  罗庄区政府把农村清洁取暖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拿出1685.8万元,对2019年以来推进的清洁取暖农户,自2021年起连续3年对其运行费用进行补助,每年每户补助200元。

  “碳晶板是政府去年免费给我们安上的,不光没花钱,去年年底还给我们生活困难家庭充了500元电费。”在临沂,王占军的老伴儿陈爱霞说。有了这500元补贴,王占军用起碳晶板来更“大胆”了一些。按照功率计算,如果六块碳晶板全天运行,一天24小时耗电近60度,电费约30元。

  为了保暖,陈爱霞把房屋“出厦”封起来,“天井”也装上透明顶棚。冬天天气好的时候,不用取暖设备,白天温度能接近10℃。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农户家中这样改造,暖和了很多,可以节省不少取暖费支出。

  阳信县流坡坞镇杨大夫村,在前两天下大雪的时候,75岁的村民杨生南烧了两天生物质燃料,之后就又停了。“上年纪的人,过得细啊。天暖和了,就停下不烧了,冷了再点上。”杨生南今年买了1吨生物质燃料,儿子家买了2吨。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沙三村的一户李姓村民家中,使用的个电采暖炉。“最初作为试点安装的,但算下来耗电量太大,1200元电费补贴很快就烧没了,一个取暖季真是烧不起,于是就在家里烧煤炉子。”这位村民说,今年7月煤炭便宜的时候,自己以1100元/吨的价格买了3吨煤,一个人在家只点炉子,等孩子回家的时候就烧土暖气。

  阳信县在选择生物质取暖方式前曾作过详细调查,阳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傅志鹏说:“2017年我们选取一个村260户村民进行调研,当时煤炭价格是600-800元/吨,有92%的村民取暖季支出在800元以下,只有8%的村民取暖费超过800元。选择分散式生物质取暖,村民经济上可以承受,而且符合农民生活习惯,既能取暖,也能做饭。”

  干烧式生物质取暖炉,一个取暖季需要生物质燃料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