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

杏彩体育:【历史文化】寻路蜀道:穿越时空的漫漫险途‖邓苗苗

发布时间:2024-11-24 12:05:27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app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讲出了“道路”的本质——道路的产生与存续,核心在人。

  在自然地理上,身处群山环绕之中的四川盆地,“其地四塞,山川重阻”,“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如果没有道路,与一座孤岛无异,正是因为人的需要、人的行走,有了路,这才有了四川盆地跨越千山、通达四方的历史。

  所谓“蜀道”,广义上是指所有的入川道路,比如峡江古道、川滇古道、川黔古道、川藏古道等都属于广义上的蜀道。狭义上是指秦蜀、陇蜀古道,即古代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道路的总称,以及从甘肃天水出发,翻越祁山,经陇南市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到达汉中市略阳县的祁山古道。如今,我们谈起作为文化、生态走廊的蜀道,则通常指秦蜀古道。秦蜀古道一般分为两段,关中穿越秦岭至陕西汉中段,从西至东主要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汉中穿越大巴山至四川段,从西至东主要有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在“北四道”“南三道”等道路的连接下,被秦岭、大巴山阻隔的秦蜀两地从此紧紧相牵。

  在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内,有一座醒目的雕像,五名壮汉或手持工具,或凭借躯体,开山辟路,勇猛无比。这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描绘的正是“五丁开山”的传说。

  相传在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意欲伐蜀,苦于道路艰难,于是他令人凿刻出五头石牛,置金其后,谎称石牛能便金,并提出愿意送给蜀王。蜀王心动不已,但秦地与蜀地之间横亘着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脉,为了将石牛运送回蜀地,蜀王不惜派出五个壮士开山辟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当蜀国人通过这条道路拉回所谓的“金牛”,发现它们不过是普通的石牛,方知上当受骗。蜀王后来托人指责秦惠文王言而无信,并下令把这些石牛运回秦国。这么一来一回,秦惠文王得知天然屏障已破,通向蜀国的道路“金牛道”已经打通,于是在公元前316年派出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也就是李白所写的“蜀道通而蜀国亡”——蜀国为了贪欲,为自己修筑了一条灭国之路。

  五丁开山的传说版本不一、细节各异,赋予金牛道这条古道神秘的色彩。有不少学者指出,这个故事可能正是秦人杜撰,为攻蜀“制造”。尽管金牛道是最早见于史载的一条蜀道,但秦、蜀两地之间的交流应当远远早于五丁开山的时间。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厉共公二年(公元前475年),“蜀人来赂”,这说明至少在此时,蜀地就有通向秦地的道路了,两地之间并非互不往来,只是这条路不一定适宜大规模行军。为了攻蜀,秦惠文王应当大规模整修过道路。

  交通对秦国开疆拓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灭蜀之后,秦国在交通上大下功夫,为了加强对蜀地的控制,对金牛道等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最后,“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蜀国因金牛道而亡,蜀地则因金牛道而通达开放。金牛道见证了古代蜀地与中原之间的交通发展,它穿越崇山峻岭,如同一条苍龙蜿蜒盘旋。如今我们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上行走,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知先人的足迹。

  在以后岁月里,蜀道见证了历史最磅礴的巨变:楚汉相争,刘邦以关中、汉中和四川盆地为大后方,终灭项羽,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诸葛亮北伐,邓艾奇出阴平道,相夺巴蜀;隋末的李渊、五代十国后期的北宋王朝,均先取四川,再一统天下……不管乱世还是治世,蜀道在历代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鹤鸣山的道教石刻造像、七曲山大庙的文昌帝信仰……蜀道将沿线的建筑、文学、宗教等文化形式融会贯通,终于成就了古代的交通奇迹与文化交流的大走廊。

  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的两条河谷间,有一条古道,因其北入口在眉县境内的斜谷口,其南出口在汉中境内的褒谷,故称褒斜道。据《史记》:“周贞王之十八年,秦厉公城南郑。此谷道之通久矣。”可见,褒斜道的开辟时间很早。

  褒斜道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也最长的古蜀道,号称“蜀道之冠”(邓苗苗 摄)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东汉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撰写了一篇颂文《石门颂》,由书佐王戒刻写在汉中城西北褒斜道上的一处石门中。

  这篇颂文是为表彰杨孟文等人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而作。王升记载说,东汉初年,汉中太守鄐君曾用四年时间开凿褒斜道石门,后来因战乱,褒斜道被毁,人们只能选择相对难走的子午道。子午道悬崖险峻,水流湍急,山谷阴暗,百姓行走在这条路上,“临危枪砀,履尾心寒”,“愁苦之难,焉可具言”,苦不堪言。后来,司隶校尉杨孟文数次奏请开通褒斜道石门,终于在据理力争之下,使石门畅通。“功饬尔要,敞而晏平。清凉调和,烝烝艾宁”,石门要冲开凿后,此处变得宽敞平坦,安定太平。

  所谓“石门”,在古代有石洞、通道的意思,一些地方即因境内有天然的石洞而得名“石门”,如湖南石门县,“有石洞开,广数十丈”。而褒斜道上的石门则不是天然的,据陕西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汉中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岁平介绍,“石门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可用于通车,两辆车并行。它的开通,在当时解决了南北往来的一大障碍。”

  石门内岩石裸露,但表面平顺,无斧凿痕迹。有一种说法是,这是因为采用了原始的“火烧水激”法,即用烈火煅烧岩石,再用冷水快速降温,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石头爆裂。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石门究竟是用何种方法开凿,但在当时的技艺条件下,石门无疑展现了古人与自然抗争的智慧。

  石门的开凿,令褒斜道再次畅通。随后,太守王升忧虑褒斜道通行仍然艰险,又分别整修六处道路和桥梁。到了北魏时期,永平二年(509年)的《石门铭》再次记载了石门通车的盛况:“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咸夷石道,驷牧其骃。千载绝轨,百辆更新。”

  石门作为要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承载了重要的交通功能。此处地势险要,开通石门的惠世利民之功,激发了后世人们题刻的情怀,日积月累下形成了总数达178种的摩崖石刻大观。如今,石门遗址已被淹没在水库之中,行走在复原的石门栈道上,进入石门触摸石壁,依稀还能感受到当初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而汉中博物馆珍藏的石门十三品,更是以无声的形式,展现汉魏时期的时代脉搏。

  石门无疑是褒斜道上的一颗明珠,为褒斜道“蜀道之冠”的赞誉增彩不少。至于为什么称褒斜道为“蜀道之冠”,冯岁平认为,褒斜道是穿越秦岭大动脉,“无论是皇帝下发诏书,还是物资运送,都需要通过褒斜道。褒斜道是蜀道体系中持续时间最长、最好走、最平缓也是最安全的一条道路。”

  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这条历史悠久、厚重深沉的古道,既见证了战争的烽火,也见证了经济的繁荣,既见证了人们的往来,也见证了文化的交融。

  与《石门颂》并称为“汉三颂”的还有《郙阁颂》《西狭颂》。《郙阁颂》也称《析里桥郙阁颂》,是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是为纪念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的,现存于陕西略阳县灵岩寺。郙阁栈道是达秦入蜀、“路当二州”(即东汉凉州、益州)的官驿大道,也是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陈仓道的一部分。东汉建宁年间,此路段艰难险峻,士民商旅,往还苦之。东汉建宁三年(170年),武都太守李翕到任后,想到二十多年前褒斜道石门开通的“元功不朽”,乃命“衡官掾下辨仇审”修建“析里大桥”,以解危殆。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今甘肃成县西13公里处,天井山下鱼窍峡中。这方由东汉小吏仇靖撰刻并书丹的摩崖石刻,主要记载了李翕率众开西狭道的故事。在广义上,西狭道位于蜀道体系之中。此时的武都四路通衢,东北可至关中,东南可至巴蜀,西北可至陇西,西南可至川北,是重要的战略之地。然而此处“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太守李翕赴任后,很快发现西狭道路艰险,意识到“今不图之,为患无已”,并迅即部署整修,终使西狭道“坚固广大,可以夜涉”。《西狭颂》不仅记录了西狭道开通的故事,还集中反映了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理念,彰显了太守李翕勤政为民的风范。

  “汉三颂”不仅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堪称“汉隶传奇”,它们书写的共同主题,还真实地记录了蜀道发展的珍贵片段。“磐石无转移”,石刻历经沧桑,或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下来,让今人得以一窥道路史的曲折艰难与人心的坚韧无畏。

  唐代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经陈仓道、金牛道入蜀避难。“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当他夜宿金牛道上的七曲山,听到如泣如诉的风铃声在风雨之中回荡,不由得悲从中来。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兵变发生,唐德宗先是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后又经傥骆道“下奔梁州(今陕西汉中)”,这一路“骆谷道隘,储粮不豫,从官乏食”,因为路险,唐德宗与有“内相”之称的陆贽甚至一度走失,“经夕不至,上(唐德宗)警忧涕泣”。

  近百年后,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破潼关,唐僖宗逃离京师,“奔驰昼夜不息”,经傥骆道、金牛道入蜀。此时,江淮运道完全断绝,唐僖宗只能控制秦岭南北的数十道,全靠蜀道以通往来,苟延残喘。在蜀地休整四年后,唐僖宗于光启元年(885年)正月自蜀中启程返回长安。

  “每当政权危机之时,蜀地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一个个丧魂落魄的唐朝皇帝。”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梁中效曾写过这么一句话。这三名皇帝或在蜀地等待时机,或“倚剑蜀为根本”,可以说,在数个危难时刻,蜀地的资源与财富经由蜀道,支撑起了李唐国祚。明朝人于慎行曾说:“唐都长安,每有寇盗,辄为出奔之举,恃有蜀也。可以再奔再北而未至,亦幸有蜀也。”

  能倚仗蜀地而绝地求生,有赖于唐朝统治者对蜀道的一贯重视。唐朝定都长安后,历代皇帝都意识到了蜀地的重要性,并重视对蜀道的开辟和修缮。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开斜谷道水路,运米以至京师”;唐宪宗元和年间,“复置斜谷路馆驿”;唐宣宗大中年间,“新开文川道”……除了对道路本身加强控制,唐朝统治者还慎选蜀道沿线官吏,剑南道、山南道一带的剑南三川之地培养了大量高级官员。安史之乱以前虽有宰相遥领节度使的情况,但几乎不会亲自赴镇。安史之乱后,宰相出镇地方大藩始成为一个显著现象,正是由于蜀道得到修缮,不少高级官员从中心长安来到蜀中, 章仇兼琼、高适、严武、杜鸿渐、李德裕等入蜀后留下一地清廉与担当的佳话,而韦皋更是受到蜀人的敬仰。司马光因而在《资治通鉴》中说,中晚唐时期剑南西川是“宰相回翔之地”。

  这条从、经济、军事上保证国家稳定的“生命线”,不仅沟通了蜀地与关中平原,使蜀地成为坚固的大后方,稳稳地支撑唐王朝,还极大地促进了蜀地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交流。正是在唐朝,无数诗人往来于蜀道,步履之间留下一道璀璨的文学星河。

  在石门栈道下段的一处山壁上,依稀可见“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字样。在陕西略阳县城附近的灵岩寺内,有一通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刻制的石碑,上面也刻着这12个字,被称作“仪制令”。

  冯岁平介绍,“仪制令”是朝廷通令各州县立于县城通衢要道的石碑,相当于如今的交通规则。随着蜀道的不断完善,在蜀道上人们南来北往,车马交汇,自然也要遵守仪制令的交通规范。尽管“贱避贵”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将人区分尊卑的糟粕色彩,但也体现出尊敬长者、为他人着想的理念。

  明清时期,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更为加强,蜀道作为中原通往西南的交通干道,地位再次提升。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进京赶考、赴任,或是从京师贬往西南,从各地游历至四川者众多。此时,褒斜道的作用不再如之前那样显著,取而代之成为官道的是连云栈道。有学者认为,连云栈即是褒斜道,顾祖禹就曾说:“连云栈,即入蜀之道。

技术知识

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8939509389

电话:0371-60183256

邮箱:hobbm@www.dtcheng.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